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A bowl of salad .(一碗沙拉)
A box of chocoalte .(一盒餅乾)
A cup of tea .(一杯茶)
A glass of milk .(一杯玻璃杯)
A bowl of salad .(一碗沙拉)
A box of chocoalte .(一盒餅乾)
A cup of tea .(一杯茶)
A glass of milk .(一杯玻璃杯)

2010年6月2日 星期三

影片心得

電腦老師給我們看一部非常好看ㄉ影片
名叫叫我第一名
ㄏㄏㄏㄏㄏ
我哭ㄌ3次ㄋ
差一點ㄉ啦ˊ
不過我沒哭喔
ㄏㄏㄏㄏㄏㄏㄏㄏ
我一定要再看一次
(去外面租來看)
真真真真真真真真真真真真真真真ㄉ很好看喔=0=......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地球暖化3

地球已經在暖化了
訓導處有影印機.電腦.傳真機......
每個機器都在運作
每個機器都會怕熱
訓導處也有冷氣
但並沒有開
那導師室為甚麼要開冷氣呢?
況且
那天也不熱啊
難道是因為施工的味道

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國中電腦課生活

每次上電腦課總是興奮不已
因為.......
有人是說可以吹冷氣啦
有人是說柯以玩電腦啦
不過我覺得是可以知道更多關於電腦的事才叫開心
ㄏㄏㄏㄏㄏ
不過冷氣也是不錯的啦

到了國二就沒有電腦課了
有點捨不得
不知道可不可以在看到老師(當然可以)
不過啦
還是會捨不得

上電腦課最讓人難忘的可能是......
老師讓我們看他的照片的時候
因為......
老師的拍照技術很不錯的ㄋ
而且啊......
有的時候看到老師拍的照片還會笑出來ㄋ
ㄏㄏㄏㄏㄏㄏㄏ.......
真是難忘ㄋ......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建康新知

隨著女性減重風氣日益盛行,一些原本罕見的皮膚病,在門診中竟也漸漸多了起來。
玩美,25歲的女孩,約3個月前開始以斷食法減肥,結果雖然成功減重7、8公斤,卻從一個月前開始在前胸、後背及後頸部出現許多奇癢難耐的紅疹,並在消退後留下網狀的咖啡色斑紋。其間玩美也曾四處就醫,得到的答案不外乎是濕疹或毛囊炎,但病情始終無法獲得有效控制,導致新的紅色癢疹仍一波波地出現。
門診中見到玩美時,她已經因連日的奇癢難眠更形消瘦。
經詳細問診及臨床診斷,確定玩美罹患的是與她近來減重有關的特殊皮膚病:色素性癢疹。
再經過一週口服藥物治療,玩美的紅色癢疹已全部消退。
減肥不當的話會使一些奇怪的皮膚病.皮膚炎上身。嚴重一點的話可能會導致皮膚癌。
所以如果要減肥的話,盡量是用醫生推薦的方法比較好,以免產生一發不可收拾的病種。

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

哥哥叫 Jean-Pierre(1741-1818) ,弟弟叫做 Jean-Louis(1749-1819)

法國大提琴演奏的奠定者是 Matin Berteau( 大約於 1700-1771) ,他的學生包括 18 世紀很有名的 Duport 兄弟。哥哥叫 Jean-Pierre(1741-1818) ,弟弟叫做 Jean-Louis(1749-1819) 。

哥哥 J.P. 是斐德列大帝在柏林宮廷教堂裡的首席大提琴手,同時教導當時的王儲威廉拉琴,並掌管當時宮廷裡的音樂事務。因此他認識了莫札特及貝多芬,莫札特曾用一段他所寫的小步舞曲的旋律寫下一首變奏曲 (K.573) ,貝多芬也曾與他一起演奏過,他所寫的兩首作品 5 號的大提琴奏鳴曲是由他演奏並題獻給後來當上皇帝的威廉大帝。

弟弟 J.L. 小時候就跟著哥哥學琴,他的演奏獲得非常好的評價,常常被人家拿來跟當時非常傑出的小提琴家 Viotti 相提並論。曾經有一次代替 Viotti 上場演奏,用大提琴拉小提琴曲且演出得非常成功,因此又被稱為「大提琴的 Viotti 」。

他著有至今都仍然非常有價值的 21 首練習曲,其中有 19 首是他寫,一首是哥哥 J.P. 寫的,另一首是他們的老師 Matin Berteau 所寫。

從他留下的資料中曾敘述他們兩人都拉奏過這 21 首,而且都覺得「可拉奏」,所以在此建議會拉奏大提琴的朋友們不妨去找找看這份樂譜,拉拉看順便瞧瞧他們的功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他那有名的 Stradivarius 大提琴 (1711 年 ) 的故事囉!

這位 J.L. Duport 先生有天在拿破崙面前演奏,這位戰場英雄不太懂得文化,當他聽到眼前這個龐大的東西居然可以發出如此美妙的聲音,竟要求音樂家把他的琴借他拉看看, J.L. 雖然心有不願,但能說什麼?也就在那眾目睽睽之下,突然聽到「喀嗤」一聲,拿破崙的馬靴就這麼地不經意地弄壞了這把大提琴的側板。相信當時 J.L. 一定非常地難過。

這把提琴後來由一位法國大提琴家 Auguste Franchomme 以 22000 法郎買去,這位大提琴家是蕭邦 (Chopin) 的好友,蕭邦所寫的大提琴奏鳴曲及大二重協奏曲 (Grand Duo Concertante) 都是獻給他的。

後來又傳了給父子檔大提琴家 A.D. Servais 及他兒子 J. Servais ,目前在大提琴家羅斯托波維契 (Mstislav Rostropovich) 的手中。

蕭邦

著名的波蘭音樂家蕭邦,不但是個傑出的鋼琴家也是一個鋼琴作曲家,為我們留下許多優美好聽的曲子,因此被稱為「鋼琴詩人」。

他七歲時就已經在音樂會中嶄露頭角,十歲開始作曲,二十歲時他離開波蘭到德國、奧國、法國演奏。但也在他旅行途中,波蘭革命失敗,俄國人佔領波蘭,所以他就再也沒有回去,但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聽到他的思鄉之情。

22歲那年他在巴黎舉行首次音樂會,轟動了全巴黎,當時李斯特、孟德爾頌也都去欣賞。之後在巴黎的日子裡,他受到音樂家、畫家、作家的歡迎,也是沙龍音樂會的熱門人物。

1836年因李斯特的介紹,認識了女作家喬治.桑,且很快就陷入情網,兩年後(1838年)他們倆一起到西班牙的馬約卡島渡假養病,因為此時的蕭邦已經患有肺病。

這段與喬治.桑一起生活的日子裡,他作出「雨滴」前奏曲及「A大調軍隊波蘭舞曲」,然而他們之間的關係一直到1847年才終止。

後來他又回到巴黎演奏、作曲、教琴,1848年1849年他到倫敦表演,使他筋疲力盡,1849年他39歲時,死於肺病。

孟德爾頌

平常我們常常聽到的都是音樂家一生貧窮,不過這絕對跟孟德爾頌扯不上關係。他的名字Felix就是幸福、快樂的意思,或許這個名字也的確為他帶來許多好運!

他1809年2月3日出生於德國漢堡,他的父親是位銀行家,母親的家境也非常優渥,彈了一首好鋼琴,並精通四國語言。由於這樣的家庭,孟德爾頌自幼便學習音樂,且專心的以音樂為職業,為初期浪漫派的音樂發展有著非常大的功勞。他三歲時,全家遷居柏林,他便在這裡長大。

自小他便顯露出音樂方面的才華。9歲第一次公開演出,11歲開始作曲。不過,真的很少人能有這樣的幸運,因為他們家還聘有一個私人的管弦樂團,也之所以他能隨時聽到他自己早期作品的演出,而且還是有職業水準的呢!同時這些演奏者也會提供一些指導及批評,這對於一位音樂工作者,是非常好運且難得的事。

他17歲在完成了「仲夏夜之夢」序曲(Overture of Midsummer Night's Dream)。

孟德爾頌除了他音樂作品上的貢獻外,他還有幾件值得提及的事:1829年他不顧當時音樂權威的反對,親自指揮演出巴哈(J.S. Bach)的馬太受難曲 (Passion According to St. Mathew)。這是巴哈死後79年第一次被公開演出。

因為這次的演出,使得大家開始注意巴哈,巴哈的音樂也逐漸在世界各地的音樂會中被演出。

1835年他受邀擔任萊比錫布商大廈(Gewandhaus)管弦樂團指揮。1842年他成立萊比錫音樂院,這所學校後來成為歐洲重要的音樂學校之一。

他著名的作品包括:樂劇「仲夏夜之夢」、神劇「以利亞」、「宗教改革」(Reformation)交響曲、「義大利」(Italian) 交響曲、「蘇格蘭」(Scottish)交響曲、「芬加爾山洞」序曲、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及多首「無言歌」(Song without Words)...等作品。

孟德爾頌最後積勞成疾,又因他最親密的姐姐Fanny過世,受不了打擊,於1847年死於萊比錫,享年38歲。

莫札特

莫札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茲堡(Salzburg, Austria)。他的父親是任職於大主教手下的小提琴手,曾寫下一首「玩具交響曲」,而且還在小莫札特出生那年出版了一本有關小提琴演奏法的教科書。

但當他發現的天份,即放棄一切專心地教育他的小孩,並且帶著他到處旅行。因此莫札特小時候大半的時間都在旅行及演奏渡過。也因為這樣,他得以很廣泛地接觸到當時歐洲各地不同的音樂,所以這些都成為他作曲的最大資源。

小莫札特有著一對敏感的耳朵,能分辨出每一個音來。但是據史料記載,他不喜歡管樂器,尤其是小喇叭。據說他父親為了要讓他喜歡這個樂器,特別請他的一位好友到家裡吹給他聽,不料才吹出第一個音,小莫札特的臉色便立刻發青,而且倒在床上發抖。不管這件軼事之真實性有多少,莫札特確實是沒有為小喇叭作甚麼作品。

在他旅行演奏的途中也常有一些很特別的事發生。有一次,有位國王對小莫札特音樂方面的天份頗有所聞,就對他提出一個要求:「請他以絨布蓋著琴鍵演奏。」結果小莫札特當然是「不負眾望」很流暢地彈奏出美妙的樂曲。

還有一次他在羅馬的教堂聽到一首九聲部的「慈悲經」後,就將音樂背起來,回到旅館時,將樂譜全部抄錄下來。到了第二個禮拜,莫札特將這些譜夾帶在帽子裡,再到教堂去聆聽此曲,結果只發現少部份的錯誤而已。

因為當時教會是嚴禁抄寫樂譜的,這件事傳開之後,羅馬人便要求他公開在一個音樂會場合中唱唱看,結果莫札特流利而且非常正確的唱出,使眾人都嚇一跳。

他的作品相當多,大家耳熟能詳,包括:歌劇「魔笛」、「費加洛婚禮」、「唐喬望尼 」...「哈夫納交響曲」(Haffner)、「邱比特交響曲」(Jupiter)、「布拉格交響曲」(Prague) ...以及非常多的鋼琴、室內樂、協奏曲作品。

莫札特在1791年12月5日去世於維也納。享年34歲。

貝多芬

貝多芬的一生中實在是失意到了極點 , 尤其是在戀情方面 響曲的人一定被其澎湃的感情所震攝 , 像這樣感情豐富的天才 , 生命裏當. 聽過命運交然是無時無刻充滿著愛情的芳香 . 貝多芬研究權威羅曼羅蘭曾說 : 貝多芬打從 20 歲至 50 歲的歲月中 , 沒有一個時期是心底不曾抱過 " 愛 " 的 . 只是 , 暴躁的脾氣 , 抱病的身體 , 加上嚴分階級的社會風氣 , 都使這位 " 戀愛線條粗且短 " 的豪邁漢子的戀愛有花無果 . 著名的 " 月光奏鳴曲 " 的女主角 , 伯爵千金朱麗葉塔 ; 擁有無比細膩感情的泰麗莎 . 馮 . 布倫斯威克 ; 至死前仍是貝多芬密友的約瑟芬 . 布倫斯威克 ; 燃起四十多歲的貝多芬的愛火的泰麗莎 . 瑪法蒂 ......以及更多更多的美麗少女......... , 貝多芬一次又一次地承受這些愛情的打擊 , 繼而譜出無數曠世的傑作 : " 月光奏鳴曲 " , " 春之戀曲 " 等等 .

  在貝多芬去世後的第二天 , 人們在他的一個秘密抽屜內找到三封沒有署名 , 沒有收信人姓名 , 沒有日期的情信 , 現被稱為 " 給永恆愛人的信 " . 由於信裏沒有收信人的姓名 , 後世佷多研究貝多芬的學派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 甚至演變成論戰 . 有人說是桂察第小姐 , 又有人說是和他訂過婚的泰麗莎 . 馮 . 布倫斯威克小姐 . 貝多芬的戀愛結果並沒有成功 , 最終還是獨身而終 . 大家所熟悉的鋼琴曲 " 給愛麗絲 " , 本來是 " 給泰麗莎 " , 由於在出版時校對錯誤而一直錯下來 . 然而不管這位女性是甚麼人 , 我們應該注視的是在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心中有股不滅的愛火 , 而且昇華至藝術創入之中 , 譜出無數扣人心弦的作品 .

貝多芬在世時常被指為憤世嫉俗 , 脾氣暴躁 . 可是 , 有誰想過 30 多歲耳朵出現毛病 , 作為一個天才橫溢的音樂家 , 這是何其殘酷的命運 ? 為了掩飾耳疾 , 聽不見也要裝作聽見 , 而且也很忌諱別人談論耳朵的事 . 人們只知道他脾氣暴躁 , 極難相處 , 但又有誰體會到他內心的痛苦與恐懼 ? 貝多芬熱愛生命 , 熱愛人類 , 端看第九交響曲中的 " 歡樂頌 " , 若非有一顆熱愛世人的心及高尚的情操 , 又何能作出如此天籟 ?

貝多芬是第一個獲得自由的藝術家 , 他曾說 " 要盡量做個正直的人 , 讓愛自由尤其高於一切 , 即使面對一位君主 , 也絕不出賣真理 ! " 也就是有了這種自由 , 貝多芬的作品才能脫離實用的曲式 , 而依憑內心深處湧現的靈感自由創作 , 使得每一首作品都有著獨特的個性 , 洋溢著撼動人心的熱與力 . 他的作曲技巧是可以分析的 , 但作品中蘊藏的力求量卻是無法言傳的 , 只有不斷的聆聽 , 才能體悟貝多芬的啟示 : 向命運挑戰 , 永不妥協 .

貝多芬酷嗜散步與飲酒 , 他在維也納森林和海里根修坦田園散步時捕捉了許多作曲靈感 . 不幸於拜訪弟弟約翰時染上了肺炎及黃疽 , 四個月之後 , 這位曠世音樂巨匠便去世了 . 臨終前他所訂的葡萄酒才送來 , 『真可惜 , 來遲了 ! 』這句話便成為他最後的遺言 .

貝多芬於 1827 年 3 月 26 日下午病逝 , 三天後葬在威陵墓地 .

貝多芬年代表1770年12月16日

生於萊茵河畔的蓬城(Bonn)

黃土水

黃土水生於台北市艋舺,1907年,因父親去世投靠大稻埕三哥處。因黃土水三哥為木匠,受其影響,對雕刻產生興趣。1917年於師範學校畢業後,受師長推薦前往東京美術學校雕塑科留學,是第一位東京美術學校台籍生。1920年,再入該校研究科。除此,他並先後學藝於日本知名雕塑家高村光雲與朝倉文夫。

1920年,他的《蕃童》雕塑作品入選日本帝展,為臺人第一。之後並有《釋迦牟尼像》、《水牛群像》、《甘露水》(帝展)、《擺姿態的女人》(帝展)、《郊外》(帝展)等知名作品。1930年他因腹膜炎病逝於東京池袋寓所,年僅35。

黃土水的作品於1980年代後期台灣本土化之後,大受歡迎。其作品常視為台灣雕塑界的逸品。

馬友友

馬友友出生於法國巴黎。剛開始所學習的樂器是小提琴,後來是中提琴。4歲開始學鋼琴與大提琴, 5歲開始在觀眾面前演出。7歲與家人遷往美國紐約定居。8歲結識了著名的大提琴家帕伯洛·卡薩爾斯,並且其與倫納德·伯恩斯坦幫助下,在美國的卡耐基音樂廳與姐姐馬友乘參加了第一次公開演出。這場演奏會是由倫納德·伯恩斯所指揮,並且在美國的電視節目上播出。

馬友友14歲中學畢業,並且以獨奏者的身分,與哈佛雷蒂克里夫樂團(Harvard Radcliffe Orchestra)共同演奏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變奏曲》(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後來馬友友進入茱莉亞音樂學院(Juilliard School),在大提琴家雷奧納多·羅斯(Leonard Rose)門下學習。讀了7年之後,雖然成績名列前茅,但他卻在尚未畢業之前便退學,並前往哈佛大學就讀[2]。他在這個時候逐漸成名,與許多重要的交響樂團一起演奏。這段期間馬友友錄製並演奏了巴哈的《大提琴組曲》(Cello Suites)。同時也經常與他在音樂學院時期所結交的好友鋼琴家伊曼紐爾·艾克斯(Emanuel Ax),合作演出一些室內樂。
馬友友與康多莉扎·萊絲共同演出二重奏(照片拍攝於演出後)

1976年馬友友於美國哈佛大學畢業,並取得人類學學士學位[3]。1991年,哈佛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4]。
[編輯] 近年的職業生涯

1977年,馬友友與長期交往的女友吉兒·哈諾爾(Jill Hornor;小提琴家)結婚,他們育有兩個小孩,分別叫做尼可拉斯(Nicholas)與艾蜜莉(Emily)。馬友友的姊姊馬友承也是小提琴家,她與吉他手麥可·達德普(Michael Dadap)結婚。兩個家庭在紐約長島經營兒童交響樂團協會(Children's Orchestra Society)。

馬友友目前正在製作他的絲綢之路計畫,目標是結合來自歷史上由絲綢之路所連結的各國音樂家,唱片的發行者是新力古典(Sony Classical)[5]

2009年1月20日,馬友友在美國第44任總統歐巴馬的就職儀式上領銜表演四重奏,四重奏由馬友友、小提琴家伊扎克·帕爾曼 、鋼琴家蓋布莉葉拉·蒙泰羅(Gabriela Montero)與單簧管家安東尼·麥吉爾(Anthony McGill)共同擔綱。

馬友友最主要演奏樂器是Domenico Montagnana 1733,這是一把在威尼斯組裝的大提琴,要價250萬美元,擁有270年以上的歷史,暱稱為Petunia,馬友友曾有一次將它遺留在紐約的計程車裡[6]。後來找回且並未受損。馬友友的另有一把原屬傑奎琳·杜普蕾的大提琴,名為Davidov Stradivarius,杜普蕾死後將其傳給馬友友,但是實際的擁有者仍然未知。除此之外,他還擁有一把碳纖維製成的大提琴,製作公司為波士頓的Luis and Clark[7]。

馬友友爲多部電影音樂配樂,其中包括布萊德·彼特主演的電影《西藏七年》,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等。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笑話最棒

最近
聽到很多有趣的笑話
蠻好笑的
今天
電腦老施又叫我們把笑畫路在電腦上
阿......對了
前陣子也有好多人話前說...笑話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我的好朋友

我的好朋友因為如果在上面寫他的名子會生氣,所以我不寫
在我打這篇文章的時候
她就坐在我旁邊
我叫他看這篇文章時
她竟然還嫌我煩,讓我好心痛,真想好好哭一下=3=
她現在在看我打文章,我跟他認識很久了呢!!!
從五年級到國三.....五年了呢!!!!
(其實現再我們都是國一,反正都不會轉學)

春天中的冬天

這幾天以來天氣有點暖和,但卻在兩天之內把溫度降低14度,況且也是連風一起帶來
如果說地球暖化症在實行中
那我們更要去愛護它
之前我們錯過了愛他的時間
那..........
如果還有機會可以挽救呢?....
我們因該怎麼做......?

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地震驚魂記

今天是三月四號
上午地牛突然發生
國中小學的所有學生同人都通通跑到校園中的空地
我在逃難中
因為強震而呆掉
也有人被嚇哭
所以
經由這次的地震
大家體會到......地球...真的發怒了

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

地球暖化造成很多地方有許多天災,所以各地人們已經法起了抗暖化行動。
由於全世界過度開發與污染,全球暖化現象加劇,人類將可能面臨前所未有的浩劫,如果再不重視全球暖化問題,土地將被海水淹沒,部分地區糧食短缺,還可能有將近一半的物種完全滅絕。最有效降低全球暖化效應的最佳對策:倡導素食。
全球暖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的大氣和海洋溫度上升的現象所產生的公地悲劇。在20世紀,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氣層溫度上升了攝氏0.74度。[1]普遍來說,科學界發現過去50年可觀察的氣候改變的速度是過去100年的雙倍,有理由認為該時期的氣候改變是由人類活動所推動。[1]
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含量不斷增加。[2]正是全球暖化的人為因素中主要部分。燃燒化石燃料、清理林木和耕作等等都增強了溫室效應。自從1950年,太陽輻射的變化與火山活動所產生的變暖效果比人類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的還要低。[3][4]這些結論得到30多個來自8大工業國家的研究團體所確認。[5][6]第一次懷疑溫室效應會發生的觀測是瑞典化學家阿倫尼烏斯在1897年所做的。[來源請求]雖然當時沒有引發公眾討論,但自1980年代後開始引發公眾關注。
全球暖化小常識 ── 全球暖化到底是什麼?
全球暖化是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到地球大氣層所造成的。這些氣體就像厚厚的毯子,把日光的熱能困住,造成地球的溫度上升。溫室氣體愈多,地球的溫度就會愈高。這些溫室氣體來自汽車的化石燃料、發電廠以及森林及農地的流失。
科學家研究遠古冰河遺留的冰柱、海洋的沉澱物以及樹木和珊瑚環礁,發現全球暖化的線索。
全球暖化對人類文明造成問題是因為它會導致威力強大的暴風雨和旱災、冰河融化、海平線上升、氣候模式驟變以及傳染病散播等危機。
汽車和以燃煤發電的發電廠是美國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砍伐森林也是造成全世界二氧化碳大量排放的來源。
科學家說除非我們減低導致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全球的平均氣溫在本世紀末將上升三到九度。
氣溫上升預期的效應
全球暖化將加強颶風的強度。過去數十年來,全球四和五級颶風的數量幾乎加倍。由於海洋的溫度增高,熱帶暴風雨將吸收更多能量,威力也會變得更強。
1978至今,北極冰圈以每十年約百分之九的速度縮小。
超級暴風雨在某些地區造成嚴重水災,其它地區的旱災和林火則會增加。
2003年,熱浪在歐洲造成3萬人喪生,並在印度造成1千5百人喪命。
過去50年來,全球平均氣溫以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持續上升。
超級暴風雨在某些地區造成嚴重水災,其它地區的旱災和林火則會增加。
珊瑚礁及高山草原等生態棲息地將遭到嚴重破壞,使得許多動植物面臨絕種的危機。
我們能做什麼?
使用高效率能源、再生能源以及節約能源等全新政策都是解決全球暖化的方法。許多科技早就已經存在,可以用來解決全球暖化的問題。可以立即採取的行動包括全世界都同意製造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的汽車,省電的電器用品以及節約能源。
人也可以減低他們排放的溫室氣體量,達到立即的成效。
各大廠商已經開始設法減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時達到省錢的目的,但是開發新技術仍有很大的潛力。
研發並提供全新的乾淨能源技術,例如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油電混合引擎以及另類燃料,都將能改善全球暖化的現象。
欲知更多資訊或採取行動:請到www.climatecrisis.net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在太平洋中央夏威夷的茂納羅亞峰上設立4個7米高和一個27米高的採樣塔,每小時採樣4次,分析二氧化碳的變化情況。(如右圖)[7][8]
目前全球平均溫度的變化,幾乎和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是同步上升的,從工業革命開始,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劇增加,雖然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也溶解一部分二氧化碳並固定成碳酸鈣,但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還是逐步增加。根據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和英國東安格里亞大學聯合研究的結果,在進入20世紀後半葉,全球溫度上升的趨勢非常明顯,溫度變化情況見下圖。
全球性的溫度增量可能反過來導致其它方面的變動[來源請求] ,包括海平面上升和降雨量及降雪量在數額上和樣式上的變化。這些變動也許促使極端天氣事件更強更頻繁,譬如洪水、旱災、熱浪、颶風和龍捲風。除此之外,還有其它後果,包括更高或更低的農產量、冰河撤退、夏天時河流流量減少、物種消失及疾病肆虐。預計全球暖化所因致事件的數量和強度;但是很難把這些特殊事件連接到全球暖化。雖然很多研究集中在2100年或之前的時間,但是預期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會在往後的日子仍然繼續[來源請求] 。因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有50年到200年的壽命[9]。但是還是有不少氣候研究顯示為人類的行動在最近全球暖化中其實沒有扮演重要角色[來源請求]。但是無論氣候變化的成因或結果為何,許多人是非常關心的;而且對於應付預言後果的政策應該如何實施,引起了全球廣泛的政治爭論、公開辯論及各種學術研究。這些政策討論重點是應該減少還是扭轉未來的暖化及怎麼應付預計的後果。
氣候變化已在世界各地導致極端氣候頻頻出現:暴雪、颶風、洪水,還有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糧食減產、暖化等。人類燃燒化石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暖化,已經把地球環境推到危險的境地。

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寒假心ㄉˊ

ㄏㄏㄏㄏㄏㄏ
寒假來ㄌㄝ
我我我我舞我我舞我我我喔好ˇˇˇˇˇ開心(開心到說話都說不清楚)
寒假要結束ㄌ
哇哇哇哇嗚阿哇嗚哇阿挖汙阿屋屋挖挖阿哇嗚哇阿挖汙阿哇嗚哇阿(泣)=o=不要
(寒假心得二)

寒假心得

寒假到ㄌ
雖然很開心啦......可是
功課也未免太多ㄌ
還好我有參加暑期輔導
要寫什麼公課老師都分配好ㄌ
這下子我有心情玩ㄌ八
ㄏㄏㄏㄏㄏㄏ
寒假到ㄌ到哪理都塞車
這次寒假
我們全家都在家裡當宅女宅男
過年年菜吃外面
噁.......難吃死ㄌ
我媽媽還在菜裡咬到廚師吃剩ㄉ檳榔渣
(寒假心得一)

2010年2月12日 星期五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可笑ㄉ寒假

哇哇哇阿哇哇屋哇哇阿挖阿哇哇哇哇哇哇
放寒假ㄉㄉㄉㄉㄉ
ㄏㄏㄏㄏㄏㄏㄏㄏㄏ好開ㄒㄒㄒㄒㄒㄒㄒㄒㄒㄒㄒ心
真想找黃XX出去玩
ㄏㄏㄏㄏㄏㄏㄏㄏㄏㄏㄏㄏㄏㄏㄏㄏㄏㄏ好ㄌㄌㄌㄌㄌㄌㄌㄌㄌㄌㄌㄌㄌㄌㄌ ㄌㄌㄌㄌㄌㄌㄌㄌ
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
不管ㄌ
我一生出來目的就是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
今年寒假要好好玩


Mo8illaFisfox功能設定

*工具/選項
1.主要
A.設定首頁
B.點選每次問我要存到何處
2.分頁
勾選總是顯示分業工具到
3.個人隱私
不勾選儲存我在表單與搜尋到輸入的內容
4.安全
不勾選記住每個網路密碼
二 書籤設定
*書籤功能表
*書籤工具列

2010年1月6日 星期三

什麼是自由軟體

1 使用的自由
2 下載
3 修改
4 散佈
自由軟體賦予使用者四種權力:
1 使用的理由
2 研究的理由
3 散佈的理由
4 改良的理由
Mozilla Finefox
1 下載網址:Mo8tw.org
2

白色大地心得

白色大地是一部很好的影片
孕育地球生命的北極,在二十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行為不斷加劇之下,逐漸暖化,從1978年至今,冰河面積融化縮小到535萬平方公哩,並可能在2060夏季全部消失。本片集結世界出名的極地與自然生態攝影團隊,足跡經過加拿大、格陵蘭、法國北部、挪威等地,為你揭開神祕的極地面紗,一窺北極的四季變化、前所未見的極地生物與令人讚嘆的壯麗美景。
這影片讓我知道地球ㄉ重要
不妨大家來看一看

搜尋此網誌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