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讓我們一起叫出健康的聲音

因為美國的狂牛症問題愈來愈嚴重
導致台灣人現在非常討厭美國進口的牛肉
只要吃下有狂牛症的牛肉
十年後就會引發很嚴重的庫賈氏症
為了不要影響我們和下一帶的健康
現在已經有許多社會大眾對政府抗議
所以政府也很頭痛
如果不想要染上庫賈氏症
就要對自己的飲食習慣作一個改變
新變型庫賈氏症的患者在剛開始時會出現一些精神科方面的症狀,
如憂鬱、焦慮、及幻覺。慢慢地會出現走路不穩、行動困難、
以及出現一些無法自主的肢體動作,最後終致智力衰退,
精神障礙等癡呆症狀,多數患者在發病後一年內死亡
台灣以往的牛肉、牛奶是進口自加拿大、美國、紐西蘭、澳
大利亞等當時非狂牛症疫區。避免食用來自疫區受狂牛病變
性蛋白質污染之牛羊的內臟、脊髓、骨頭等或避免使用相關製
品如萃取自疫區牛羊之膠原蛋白的美容及醫療用品
等是防治上最重要的方法。增加民眾對此病的認知與政
府的嚴格把關才可以避免不必要之疫情在台灣爆發。
先不論美牛問題是科學問題,還是政治或外交問題;它一定
是捍衛台灣淨土免淪於狂牛症污染的庶民問題。
台灣居民之基因,為感染狂牛症之高危險族群:歐美科學
家對狂牛症的患者基因掃描發現,在人類狂牛感染基因
(PRNP) 的第129號密碼有三種型性子基因(M/M, M/V及V/V)
,然而所有經由牛感染蛋白所傳染之狂牛症患者都是M/M之子
基因型,這個統計遺傳醫學証據明確顯示:帶
有M/M子基因型之人屬於感染狂牛症之高危險族群。
例如狂牛症病患最多之英國,僅有38%的人帶有此型子基因,
但每一個英國染狂牛症患均為M/M子基因型。
根據台灣學者之調查(Wang et al., 2007),
高達98%的台灣人帶有此子基因型,
因此幾乎每一個台灣居民都屬於感染狂牛症之高危險族群。
英國狂牛症病史研究發現,輸血是狂牛症人傳人感染有效途徑之一
歐美日已經是狂牛症之疫區,
台灣卻屬於尚未受狂牛症污染之一片淨土
我們是否要盡一己之力,發揮庶民力量拒絕可疑之狂牛產品,
繼續保持台灣為免於狂牛症污染之淨土?!在發揮庶民力量之前,
政府及有關科研機構應盡向全國民眾告知之義務,
說明台灣居民較世界其他住民更易感染狂牛症,
加強台灣強庶民拒絕狂牛產品之心理建設及捍衛台灣淨土免於狂牛症污染之決心
如何確保國人健康
就要靠我們這一代的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此網誌

追蹤者